科室每天晨会都会总结一下前一天患者麻醉情况,尤其会让大家重点说说有没有意外情况以及需要其他同事注意的地方。
新来的赵医生说了一个情况,不仅让他感到后怕,我们其他高年资医生也都同样感到震惊。
(相关资料图)
他负责的是一个普通再普通的疝气手术。轮到他说话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不会有什么内容。但是,他说那个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出现了气道梗阻。还好迅速插管了,否则可能会出大问题。
仔细询问经过,他说:是看到有的医院采取了预注少量肌松剂可以明显缩短肌松药起效时间的办法,他决定试验一下。
结果,在给药没多久之后,患者就出现了疑似呛咳的动作,但又似乎气道已经梗阻了的样子。
不容多想,他果断进行插管。虽然那时已来不及追加肌松了,也只好强行插管。
让他仔细描述一下患者“呛咳”具体表现,他描述说:当时第一感觉是,扣面罩的手怎么也扣不住面罩了。任由怎么使劲,气体就是往外溢。捏气球的手上,传来的巨大阻力提示他气道肯定是不通畅了。
在紧急插管之前,他还注意到患者胸廓撑开,处于努力吸气动作。由于用力过猛,腹部也跟着反向运动。即,胸廓扩张的同时,腹部是极度下陷的。
据此,他更加确信发生了呼吸道梗阻。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大家开始探讨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患者体格正常,又是中年人,按理说对药物反应不应该异常。最大可能,是给药顺序有问题。
再让赵医生描述了一下所有药物使用情况,大家发现:他的镇静药和肌松剂之间间隔较短。而且,他看到患者很壮,预注的肌松药用了1/4。
找到了问题关键,有人迅速拿出了资料。资料显示,注射肌松药之后全身各部位肌束起效顺序是不一样的。
眼部、颜面部、咽喉部及颈部作精细动作的肌肉较易被松弛,其次为上下肢、肋间肌和腹部肌肉松弛,膈肌最后松弛。肌力恢复的顺序与此相反,最后松弛的肌群最早恢复肌力,最先松弛的肌群则最晚恢复肌力。
另外,他预注的肌松药剂量也偏大。
专家共识显示:诱导时采用预注法给予非去极化肌松药预注法,是先静注1/10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2~4min后,可以使再静注9/10插管剂量该肌松药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
一切真相大白了:当时的呼吸道梗阻,就是因为喉部肌肉群被率先阻滞了,而肋间肌、膈肌、腹壁肌、胸锁乳突肌、背部肌群、胸部肌群等呼吸肌尚未被阻滞。
都是麻醉专业的,在他描述过程中,可以很深刻的体验到患者强烈窒息感和挣扎带来的震撼。
虽然最终没有出事,但也提示我们:即便准备周全,即便麻醉很简单,也不要掉以轻心。麻醉科不是常在河边走,而是一只脚一直在河里走。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