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底,六大国有银行2022年业绩报已悉数披露。年报发布前后两日,六大行陆续召开业绩发布会,各家银行一二把手出席发布会做2022年业绩总结,并就投资者、媒体关心的房地产、净息差、资产质量等问题进行回应。

根据各家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六大行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69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以9179.89亿元、3604.83亿元双双拔得六大行“头筹”。

另一方面,在去年经济下行、政策持续让利实体经济、LPR利率下调、资本市场波动等宏观背景下,银行业业绩普遍有所收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甚至出现营收负增长,六大行中,除中国银行(601988)外,其他五家净息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资料图】

资产质量方面,在不良率整体向好的基础上,六大行对公房地产不良率集体抬升。房地产不良风险释放问题也成为各家业绩发布会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今年净息差仍面临一定压力

在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情况下,2022年六大行的业绩发布会上,投资者及媒体普遍对净息差问题颇为关注。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0.29%;归母净利润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97%,虽然整体仍呈增长态势,但增速较2021年下滑不少。

净息差是银行盈利能力的体现,2022年,六大行净息差仍持续整体收窄的态势。具体来看,仅有中国银行一家增长0.01个百分点升至1.76%;工行、农行、建行、交行、邮储分别降低0.19、0.22、0.11、0.08和0.1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六大行年报)

其中,农业银行净息差降幅最大。该行行长付万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净息差的下降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降融资成本,稳经济大盘。去年LPR连续下调,农业银行受LPR连续下调的影响,贷款收息率比上年下降。二是受存款定期化趋势的影响。

“今年以来,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态势,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净息差的前瞻性管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有效性。总体上看,预计2023年,我行的净息差将面临一定下降压力,但是边际降幅有望逐渐趋缓。”付万军表示。

工商银行行长廖林也表示:“净息差收窄是行业的整体态势,工行收窄了19个bp,变动和行业趋势是一致的。”

对于净息差收窄的原因,廖林表示,从资产端来看主要是由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另一方面是对公的信贷质量和定价的平衡问题,同时市场按揭需求弱于往年;从负债端来看,主要是由于客户存款偏好变化较大、定期的结构和比例大幅攀升。

“今年净息差反弹还有一定压力,但工商银行客户体量非常大,稳定净息差还是比较有优势,要在资产负债端协同发力。”廖林表示。

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表示,2022年邮储银行息差保持在同业中的较好水平。“今年形势在好转,稳息差的压力也在减少,我们还是有信心保持息差在同业中较优的水平。”张学文补充道。

作为六大行中唯一一家净息差逆势上行的银行,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中国银行净息差1.76%,不降反升1个基点,息差稳定程度在可比同业中较优。

张毅介绍称,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银行主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从资产上,该行加大了贷款的高收益贷款投放,控制低收益同业等资产的增长,贷款的平均余额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提升了1.3个百分点;从负债来看,该行把活期存款的营销和拓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同时控制高成本存款占比,包括协议存款、5年期以上高成本存款等。

不过,对于今年净息差的发展趋势,张毅与其他大行高管态度一致,同样认为今年集团息差仍面临较大压力。

对公房地产不良率集体抬升

2022年期末成绩单出炉后,不出意外的,房地产业风险敞口依然是行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六大行中有5家不良贷款率均有所降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的不良率分别降低0.04、0.06、0.01、0.04、0.13个百分点至1.38%、1.37%、1.32%、1.38%和1.35%;仅有邮储银行一家上升了0.02个百分点至0.84%,尽管有所上升,该行仍是六大行中不良率最低的一家。

(数据来源:六大行年报)

尽管不良率有升有降,但六家银行的共通点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集体抬升。具体来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房地产业不良率分别为6.14%、5.48%、7.23%、4.36%、2.80%和1.45%,分别上升了1.35、2.09、2.18、2.51、1.55和1.43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银行房地产业不良率最高,为7.23%。对此,该行行长刘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对房地产行业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的恢复更是充满信心。”

刘金认为,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诸多支持房地产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个别贷款和境外债务违约陆续得到解决。随着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的陆续落地,市场会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房地产企业一定会回到正常健康发展的轨道。

建设银行房地产业不良率增幅最大,增长了2.51个百分点。该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介绍称,去年,建设银行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在防范重大市场风险的前提下,持续加大对优质房企的支持力度,通过债券、信贷、股权等多种方式满足优质房地产的合理需求,对优质房企的用款足额保证;同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简化业务流程,持续优化房地产开发贷经营策略,不搞“一刀切”,做好保交楼配套金融服务工作,努力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2022年末,交通银行集团全口径不良率上升1.55个百分点至2.80%。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林烨表示,整体宏观环境的风险是在收敛,交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总体是可控的,目前开发贷款的拨备率高于全行贷款的平均拨备水平,具有较高的风险抵补能力。

林烨强调,未来房地产风险管控问题仍是重中之重,交行将坚持“住房不炒”的定位,持续做好“保交楼”的支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