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出自于《道德经》,在《道德经》里的表达的是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方法。
2、道德经第一章中的这末尾一句里,玄的意思是“幽深,深远”。
3、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资料图)
4、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5、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6、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7、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8、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9、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10、“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11、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12、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13、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14、“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15、名可名,非常名。
16、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1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0、”后来关于“玄”的释义就更多了。
21、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
22、张衡说:“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
23、”《说文》释“玄”为“幽远也。
24、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
25、宋代苏辙注:“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
26、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
27、“玄”字的本义是精微,老子是以“玄”作为抽象的名词概念,与“道”、“无”、“有”这些概念有同样的意思。
28、“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同之又同。
2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同而又同,是理解“道”的关键。
30、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句的意思就是: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方法。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