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就像成都太古里,有相识几十年的老朋友,有一面之交的新朋友,还有从未谋面的名义朋友;有每天逛街的,有双休日逛街的,还有一年逛不了一次街的。人们在“太古里” (朋友圈)徜徉,观察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别人观察。
朋友圈里活跃度高的人被别人观察的机会也多。他们在收割流量的同时,必须忍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苛刻考问。
【资料图】
然而很多时候,高频甚至高调,不是引发圈内大面积关注的主要诱因,呈现方式的优劣、程序的正义与否以及公序良俗的维持或毁坏,才最使人敏感和兴奋。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触发对比情绪。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或伤害,太古里“牵手门”事件发酵,充分反映了朋友圈的特征。
任何在朋友圈发帖的人,哪怕只是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流露,都是试图显示存在感和影响力。有想法有观点却不肯在朋友圈里显山露水的人,注定与朋友圈生态隔了一层,由此也少了许多乐趣。
有个老朋友告诉我,有人劝他:“你朋友圈里朋友几千个,应该把那些互动不多、老在潜水的清理出去,使朋友圈更像个朋友的圈。”他断然拒绝:“这样的话,我在朋友圈里发的东西给谁看呢?”
我很佩服老朋友的明智,并且一直把这句话当作朋友圈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来看待。
我碰到一位名作家,便问:“你在报刊上发表的新作很多,为何从不见发圈?”他说:“不想给别人看。”又问:“既然如此,你在纸媒上发表文章又是为啥?”他豁然开朗:“那倒是哦。”于是开始乐意分享自己的作品。
正是秉持了这一理念,我至今没有清理过一个“朋友”。即使面对诸多“形散神不散”的推销信息,我还是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容忍。在我看来,那些东西虽然烦人,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倒并非毫无关联;况且,它们还是我了解这个缤纷世界的窗口之一呢。
或专推历代大师的书画,或专推关于西方古典音乐的评介,或专推手机所摄照片,或专推考察各方美食的心得,或专推京剧史料,或专推名胜古迹,或专推各色学术观点……朋友圈的多元化,对我特别重要——养志、养眼、养心、养生、养胃、养神,诸如此类五官科体验,我正求之不得,哪里还能起“割席”之念?
我不认为朋友圈里只有一种理念、一种声音、一种格式,仿佛要求一众人的心律保持一致,是正常的、合适的。如果有人不接受朋友圈里认知存在差异的事实,或者以为朋友圈里的朋友必须“三观”一致,结果总是令人沮丧。能够使自己不再生气的最佳途径,恐怕就是选择退出了。
我也不认为朋友圈是个适合讲道理的地方,企图用三言两语或几则心灵鸡汤说服对方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我们尚未学会码出最简单明了的书面语言去打动别人从而放弃主张的本领;更重要的是,隔屏如隔山,朋友圈不支持喋喋不休的纠缠和饶舌。快速翻篇,业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人们必须注意到这一点:朋友圈让人们感到须臾不能离开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病”的关键,不是“求同” 而是“存异”——只有形成一种互补关系或反向指标,才能让自己觉得刷圈有意义、有价值。
结论大概是这样的:朋友圈,是圈朋友而不是拆朋友的地方。虚拟空间里的朋友,虽然不能与可以勾肩搭背的朋友相提并论,但人海茫茫,能在你的朋友圈里占个地儿,不就是种缘分吗?(西 坡)